新闻发布
立即打印
媒体联络
田园
用友集团 +86 1521 0340 959 tianyuanh@yonyou.com
数智先锋圆桌论坛:AI加速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
2025年7月15日

近日,“智启新质 效领蓝疆”通威农发人力资源数智化创新交流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各行业龙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负责人、数智化负责人及业界专家,共同研讨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新趋势下人才发展的进化密码与突围路径,为各企业提供可借鉴的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模式。


主持人:

王仕斌  《企业管理》杂志常务副社长


嘉宾:

王祎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李凌峰 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

张月强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一、人力资源数智化正在经历怎样的变革


王仕斌:从三位嘉宾专业视角来看,近年来人力资源科技领域释放出哪些行业信号?这些信号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张月强: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呈现三大显著变化:


其一,众多企业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人才管理全流程,实现更科学的人才筛选、培养与使用。


其二,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数字化人才供应链成为新趋势。


其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运用AI技术提升员工服务体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运营效率、加强组织能力建设,以及通过精准的人才策略提升人才管理水平。这些都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王祎:人力资源的转型,首先是管理的对象——人的变化。


一是认知的改变。技术的深度渗透,不仅改变了工作环境,而且重塑了人的行为模式、认知方式与沟通习惯。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深入思考并积极应对。


二是人力资源手段的改变。在AI技术加持下,人力资源管理手段逐渐向无形化转变。


三是组织管理模式的改变。AI技术的赋能使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控制、监督,向赋能、激励和激发员工潜能方向转型。


四是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改变,人力资源管理更应体现在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李凌峰:企业的追求一是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二是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核心问题各异,或生存危机,或发展质量瓶颈,或持续经营挑战。


组织能力就是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而人力资源管理需围绕企业需求,借助业务创新与技术赋能,助力企业提升组织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例如,“AI + HR”的融合应用,能够提升组织能力,助力企业熬过冬天、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二、企业推进人力资源数智化容易走入哪些误区


王仕斌:在人力资源数智化升级过程中,您认为企业需要关注的关键点是什么?为什么?


张月强:在数智化进程中,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三大认识误区。


误区一:数智化局限于人力资源职能本身

部分企业将人力资源数字化局限于其职能本身或管理的数字化升级,忽视了其提升组织能力的核心价值。


误区二:局限流程应用导致数据挖掘不充分

在业务流程规范化向数据驱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管理者往往过度关注工作流程,而忽略了对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


误区三:走入唯技术论或唯业务论的极端

部分企业走向极端,要么“唯技术论”,盲目夸大技术作用,认为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要么“唯业务论”,忽视技术对业务的引领与优化作用。事实上,无论是从组织能力层面,还是从数据应用层面,技术与业务都应相互支撑、融合发展,共同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


三、如何把握关键要点,成功推进数智化升级


王仕斌:刚才我们更多讲的是过去和现在,下面我们关注实践成果与未来挑战。结合行业趋势,各位嘉宾认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数智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实施阶段有哪些关键点?如何应对?


李凌峰:企业作为商业组织,技术与业务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推动经营发展。基于此,企业在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时,需要把握三个关键要点:


首先,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需精准定位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明确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最后,确定推进策略,“整体规划、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整合各方资源,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优化。 


张月强:数智化升级有三个关键点:


一是管理者认知升级,在信息化时代,企业多采用还原思维,将既有流程转化为信息化连接方式;而在数字化时代,要有变革思维。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管理者要明确数字化的目标、策略、方法和工具。


三是数据运营思维,企业通过数据来识别人才、提升组织能力。


王祎:补充一点,在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当冰冷的技术需要在一个有温度的场景中应用时,企业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


四、企业如何落地AI+人力资源管理?


王仕斌:对企业而言,如何推进AI技术在人力资源领域落地?


张月强:在AI落地过程中,有三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第一,要有适合企业的新一代管理软件,来解决流程变革、数据优化等问题。


第二,数据作为AI的核心生产要素,企业需全面做好数据治理、规范数据标准,并系统开展数据生产、加工及运营等工作;


第三,企业级AI不同于通用的大语言模型,企业需要基于通用大模型,构建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垂类模型,以实现精准应用。 


王祎:对企业而言,要明确应用AI的目的是什么。落地AI应用需从明确目标、构建战略和提升认知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企业必须清晰认知自身引入AI的目的。AI具备多元能力与丰富应用场景,价值层次也各有不同。企业应结合当前发展阶段,精准定位AI应用的核心目标,避免盲目投入。


第二,在明确目标后,需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AI战略,包括确立AI在企业内部的应用愿景,明确其价值体现,规划实施路径,选择适配的技术、方法论及框架架构 。


第三,企业作为人的集合体,员工对AI的认知与接受程度至关重要。过往企业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中,常出现系统上线却未充分发挥价值的情况,在AI应用推进过程中,企业需吸取经验,重视员工层面的引导与培训,确保AI技术真正落地生效。 


李凌峰:进一步深入探讨企业AI应用,还需关注三个关键要点。


其一,以终为始,明确价值。企业需清晰回答引入AI的初心,明确其解决的具体问题。若无法厘清核心目标,单纯聚焦技术层面的投入,无疑是本末倒置。


其二,区分量变与质变。AI的应用既可能带来效率提升等量变成果,也可能引发业务模式、管理范式的质变。企业应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合理规划实施策略,对于带来质变的领域,需以变革性思维推动,而对于量变领域,则可通过深度应用实现提质增效。


其三,聚焦人力资源场景化应用。在组织层面,AI可应用于绩效评估、人力成本优化及决策支持等场景;在人才层面,可用于员工关怀、激励赋能等。尤其在当下竞争激烈、企业需严控成本的环境下,更应将AI应用置于企业整体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中综合考量,确保每一项投入都能产生实际效益。  


五、从通威实践看企业数智化转型的价值与启示


王仕斌:通过李部长的介绍,其他企业可以向通威学什么?


王祎:此次走进通威的交流中,通威农发展现出的学习态度与能力令人印象深刻。其将学习内化为企业基因,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时,能够迅速、敏捷地调整与更新,为企业自我更新提供了生动范本。


通威集团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支持创新,不断探索与验证人才管理等理念,充分彰显了其在企业发展与技术应用中的前瞻性与实践精神。


张月强:我总结了八个字:前瞻、务实、创新、规范。通威集团之所以能在行业竞争中稳居世界500强之列,并保持持续发展态势,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兼具规范性作业流程与创新性思维。


在用友与通威的合作过程中,通威展现出的强大执行力不仅是对既有标准的严格遵循,更是面向未来的创新实践。这种创新体现在各个环节:当项目取得成果时,通威给予充分肯定与支持;当面临不足或需要改进之处,通威则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创新探索。


“前瞻、务实、创新、规范”这四个特质,正是通威发展历程中最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大道至简,这些朴素的理念恰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李凌峰: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应用,通威带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思维观念革新和技术业务赋能两个层面。


首先,在思维观念上,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浪潮的冲击,促使企业和个体增强危机意识。对于认知充分、准备充足的优秀企业而言,这种转变是机遇,能够帮助其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种思维层面的提升,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在技术与业务层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在“替代、增强、协同”三个维度,为企业带来了切实的改变。在替代方面,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能够高效完成重复性、规律性工作,优化业务流程;在增强方面,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员工,提升其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在协同方面,实现了“硅基人”(数字技术)与“碳基人”(员工)的深度融合与共生发展。员工借助数字化工具,得以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效;组织协同使企业运行效率显著提升,沟通成本大幅降低;企业整体则实现了降本增效,组织能力得到全面加强。


最后,尽管目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上仍处于初期阶段,但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未来三年必将迎来更多突破与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关于用友BIP | 数智人力

         

用友BIP数智人力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以“赋能员工  激活组织”为宗旨,以提升企业组织能力为目标,基于“精准人才发展  敏捷组织变革  智能人力运营  卓越员工体验”关键价值,围绕人才招聘、组织与员工管理、人力共享、全面薪酬、绩效管理、人才管理、国企应用、人力分析、员工服务等业务创新与管理变革,通过人才画像、组织画像、人力数智分析等数据服务实现智能人才发现,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提升、流程自动化、应用体验改进和智能决策分析,推动人力资源管理范式升级。


作为唯一入选Gartner千人以上规模企业HCM云魔力象限的中国厂商,用友已经帮助包括54家一级中央企业、50家世界500强在内的逾9000家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人力资源数智化转型,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兵装集团、中国海油、三峡集团、中国电信、中国国航、中国中化、中粮集团、华侨城集团、中交集团、中国银行、中国人保、首钢集团、上海医药、新疆中泰、云投集团、陕西建工、云南白药、雪花啤酒、歌尔股份、华住集团、居然之家等领先企业,同时服务了38万家下属成员企业,7000万余用户,在亚太大中型企业市场中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














·